人才介绍

人才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介绍 >> 人才风采 >> 正文
撬地球的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张宏福

约好早晨8:30采访,张宏福准时从大门进来——五十来岁的样子,脸膛白净,中等个子,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地走过来。就像他的成长历程一样——农家子弟、上学读书、考大学、上班工作、出国留学、学成回国、带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再到成为全国两院院士。

艰难求学路

1981年仲夏,山阳县漫川关的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风是那么的香,鸟儿的叫声清脆而亮丽……19岁的张宏福拿到了西北大学地质系的录取通知书。

漫川关当时的交通并不方便,特别是刚刚发过洪水,录取通知书不能及时送到他的家中,只能送到乡上。乡政府的一位青年干事接到手里,看着日期,急得如同蒸锅上的蚂蚁,几次想渡过金钱河把通知书送到张宏福手里,都因为洪水太大、路面冲毁不能送达。终于在离开学五天前的一个傍晚,他满身泥水地来到张宏福的家里。刚一进门,就高兴地举起录取通知书,说:“大伯,你儿子考上大学了,这是录取通知书!”张宏福的父母相互一愣,惊讶这么晚了,家里怎么突然撞进一个陌生人来,还报告了这么好一个消息。颤抖着的双手接过通知书,急忙拿在昏暗的桐油灯下观看,嘴里还不停地说:“考上了,考上了,我娃考上了!”

看着还站在屋中央的陌生人,母亲突然间清醒过来,急忙转过身,从柜子里拿出攒了半个多月的鸡蛋,打了一碗荷包蛋,端到乡干部跟前,感激地说:“快吃,快吃。”

要去西安上大学,得有路费,还得给孩子置身像样的衣服。母亲一夜都没合眼,在床上辗转反侧。第二天,她借遍了全村的乡亲,才凑到70元钱。

要送儿子出门时,母亲特意给儿子烙了几个油饼,噙着泪花,默默地把欣喜、牵挂、留恋,密密麻麻地缝在他的被褥里。

张宏福有个姐姐,是四姨的孩子。四姨在女儿一岁的时候去世,一年后四姨夫也走了。张宏福的母亲刚刚结婚,姥姥就让母亲把那可怜的孤儿接过来抚养。台阶似的五个娃娃把这对乡下夫妻的精力和喜悦透支得一干二净。张宏福考上了西安的名牌大学,老父亲觉得身上的担子立刻减轻了许多:儿子终于可以走出大山,去吃商品粮,再不用像他那样把日头从早背到晚,一年到头还是没吃没穿没钱花,甚至在过年时给孩子们连一顿肉都吃不上。

父亲扛着他的行李卷,默默地把儿子送到村口。

张宏福看着父亲蜷曲的腰板还有那高兴的神情,几次都想从父亲肩上接过行李,可是,父亲不让他扛,一程又一程,一直把他送到漫川镇的汽车站。他知道,父亲不放心他一个人去大山另一边的西安,看着张宏福瘦弱的身体扛着五六十斤重的行李,父亲真想一直把他送到学校,但却不能,几块钱的车费,对父亲来说,太珍贵了,有了这几块钱,就能让孩子在学校吃饱一点,或者买一本参考资料呢。

张宏福的父母没有文化,笨嘴拙舌,说不出多少大道理,但却装了一肚子的叮咛和期盼,让他到城里后,一定要坚守农村人的朴实和本分,给这个穷家庭争光,给漫川人争光。

汽车缓缓启动了,父亲跟着汽车跑了几步。隔着汽车玻璃,张宏福咬着嘴唇,脸上淌满泪水。他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此后的将近40年,张宏福把父母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不管他身在西安,还是北京,甚至在国外,他都把行动落在实处:对待同事和学生,他总是耐心而严肃地传授知识;对待科研工作,他总是严谨而踏实地探索追求。近40年来,张宏福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坚持,一步一步地走进了令他神往的地质天地。他长期坚持在固体地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成为我国地幔地球化学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2017年,张宏福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付出总会有回报

张宏福一边给我倒水,一边说:当时给他们上过古生物课的舒德干院士,课讲得非常仔细,一节课下来,把一个对他来说生疏而偏僻的古生物讲得栩栩如生,看着每一张图片,就好像5亿年前的一只小生命经过地壳运动,到2亿年的海陆空变迁,地质历史的“植物演化谱系”,他听得很有兴趣。从此,他爱上了地质学。

张宏福说,让他记忆犹新的还是第一学期的野外实习。

那时,正值酷暑,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潮湿而闷热的汉江畔,教室是野外,寝室是帐篷,蚊子多而大,隔着蚊帐竟然把人叮得满身血包。其实,所有的辛苦对他这个从小吃惯苦的山里孩子来说,都不是问题。他没有畏缩,也没有沮丧,白天找化石,看化石,晚上写课题报告,看着找回来的三叶虫化石、笔石化石、角石化石,他高兴得忘了所有的艰辛,反而觉得看化石找化石研究化石很好玩,更加坚定了在地质系认真学习下去的信心。

本科毕业后,张宏福考入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也就是今天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系岩石学专业学习,师从池际尚学部委员(院士),攻读硕士学位。

池际尚早年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是我国岩石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她在教学科研中,对张宏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张宏福回到母校西北大学,成为地质学系的一名青年教师。六年里,张宏福跟随老教师一起去野外,漫山遍野拉地层剖面,找石油。这一段工作经历,使他具备了出色地辨认岩石的能力。

1994年,张宏福作为访问学者赴英,一年后开始在伦敦大学Royal Holloway学院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张宏福学成归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

刚到英国,他们一家三口每天只能吃土豆和干米饭,大人还好说,孩子只有两岁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私立幼儿园费用昂贵,半年后,他们把孩子转到了免费的公办幼儿园。不会英语,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玩,回到家孩子直哭,他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孩子,这个担子只能落到夫人的肩上。她白天料理家务,晚上教孩子英语,三个月后,孩子便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他便和孩子用英语交流。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他心里愧疚,觉得欠夫人的太多:回想起到英国快一年了,还没有陪她母女逛过一次街。

回国后,有一次在北京,他带着夫人和孩子去超市购物。一位老太太一直跟着他们。他们走到哪,老太太跟到哪,看着他们从货架上把东西一件件放到购物车中,一直推到收费处,终于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说:“年轻人,以后的日子不过了,买这么多东西?”虽然老太太一个善意的责备,但他认识了国内外的差距,国外人都是在超市一次购买一周的生活用品,国内却连像样的大超市都很少,一次性购买一周的生活用品都觉得不可思议,更何况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这些先进知识呢。

他静下心来,思考了国内和国外的差距,他要放开手脚,把在国外所学的先进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研究的地质学和他所带的研究生。此时,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国力日渐强盛时代,更是一个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珍惜人才的时代。在这个改革进取的时代,张宏福决定为国家书写“知识改变命运”的科学人生观;在这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他和众多中外科学家一起,叩问古老地球隐藏的秘密……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0年,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入到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一位专长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了解相应先进测试技术的学术带头人。在张国伟院士的极力推荐下,经陕西省人才计划支持,张宏福回到他曾经学习、工作过的校园,出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多年来,张宏福一直从事大陆岩石圈演化研究。自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来,张宏福先后承担多项国家、中科院和部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等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张宏福是ISI地球科学Top 1%高被引科学家,他发表的189篇论文中,有152篇被SCI收录,被SCI引用5700余次。他还主办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国际著名期刊Lithos和Gonwana Research特别邀请他编辑了两部专辑。因为在探索岩石圈与软流圈相互作用机理、揭示岩石圈演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方面取得了系统的科学成就,2009年和2017年张宏福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才使他得以承担一些大的项目,获得了充足的科研基金,能够在一个领域内持续深入地进行研究。张宏福曾经先后在香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卡内基研究所、日本冈山大学和法国南锡岩石地球化学国家研究中心访学,最让他动心的是这些研究机构实验仪器的先进完备和外国同行们做尖端实验的便利。现在,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里的设施有些比国外的还先进,主体分析测试水平长期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科学的未来一定要靠年轻人。”张宏福有一个观点,就是博士毕业后的10年里,往往是一位学者一生中成果频出的“黄金时期”。多年来,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张宏福耗费了大量心血培养学生,提携后辈,构建团队,共培养了博士、硕士、博士后共20人,其中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5人获得“侯德封奖”,1人获得“金锤奖”。张国伟院士说:

“研究大陆构造是一次突破原有理论的原创性探索。人类需要重新认识地球,亟待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发展板块构造理论。”

现在,在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宏福带领着这些和他一样怀抱共同理想的科学家正在联合攻关,并已经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探索之路山高水远,张宏福和他的同事们每前进一步,都会推动人类社会前进一步。在他们的共同研究下,锂、镁、铁稳定同位素,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也是最早运用到解决地幔地球化学中,他带领他的研究生们,在为国家做着系统性、原创性的贡献。

2017年,在张国伟院士的推荐下,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有了第三个中国科学院院士,那就是——张宏福院士。

采访结束时,我问张宏福院士:成为院士后,您的心里及工作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他憨厚地一笑,说:

“压力更大了,担子更重了,既然国家对我工作这么认可,把这么高的荣誉给了我,我就要带领我的学生,为国家做出更多的事情,带领学科的发展,团队的建设,发扬西北大学百年老校的优良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走向国际的领奖台。”

孙亚玲: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对外创作联络部主任,鲁迅文学院、西北大学作家高研班学员。曾出版散文集《太白烟雾》《一轮明月映秦岭》,35万字流浪儿童题材长篇小说《回家》。主编《蓝田青年美文选》、《作家摇篮》杂志。《用激情抒写精彩人生》获人社柳青文学报告文学奖。

打印】【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