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介绍

人才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介绍 >> 人才风采 >> 正文
爱在心间——专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地质学系张志飞教授

古老的地层留下了他探索的身影,野外的沟沟壑壑、学校的三尺讲台是他热爱的舞台。褪去学术的光环,“孜孜不倦,十年奋战”才是他的名片。感性与理性在他身上结合得恰如其分,扎根西大二十年,那份热爱始终在他心间涌动,不曾衰减。

这位老师就是今天我们采访的对象——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张志飞教授。

个人简介

张志飞,1975年8月生,陕西省礼泉县人,西北大学二级教授。1998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学系,2000年开始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6年6月获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学位;2009年开始至今先后六次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做访问研究;2011-2014年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职博士后;2012年3月—2014年3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流动项目主任,与英国、瑞典、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多国的学者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曾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多次,2008年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获中国古生物学会首届青年古生物学奖,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寒武纪大爆发与腕足动物。

我们把采访地点约在他的办公室。一进去,张老师就从两个大电脑前起身跟我们打招呼。繁多的资料把两个大办公桌堆得满满当当,文件柜也塞满了书籍,柜面的玻璃上贴着与地质生物相关的图片和国际地层表。窗台上的几盆绿色植物为十几平米的办公室增添了几分生气。我们的采访就这样开始了。

十年磨一剑,倾心铸芳华

今年7月,英国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布了张老师的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澄江动物群化石的研究揭示5.3亿年前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的共祖特征。谈及这项研究的过程,张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从04年化石的发现到问题的提出,再到文章的发表,差不多十年。”

当我们惊讶于时间之长时,张老师坦然道:“干什么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过程和时间。早期开始开展这项工作时,我们就知道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因为这牵扯到国际合作,要研究国际其他国家的同类生物化石标本。我们一直等待着机会,并且在这期间积累知识。”张老师认为遇到困难是研究中必经的过程,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国际古生物研究中,西方学者科研起步往往都比我们早,但并不代表我们差;许多科研范例表明,我们起步虽然晚,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历史认识,提高科学认知。起步晚,不一定总是处于劣势,后期研究往往具有更多的发言权。”

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提出科学问题,保持学术独立性,寻求科学突破。坚持学术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有开放的合作的态度。学科不同,队伍不同,需要不同领域的协作,对于古生物学科尤其如此。说到团队合作,张老师说:“对于古生物学科来说,团队合作是个很好的基础,但一些小问题要解决,不同的课题组可以自己分开来做,以提高效率,为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细节。分散工作和合作研究并不是对立的。”

不知是否受学科影响,张老师的理性思维非常发达,说起话来从容不迫,井井有条。不过千万别以为他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教授,张老师可是非常年轻的~

语来江色暮,桃李自成蹊

我们与张老师电话沟通时,曾称他为张教授,电话那头却说:“叫什么教授啊,张老师就行了。”也许教授只是一个职称,而老师才是他真正的职责。

张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寒武纪大爆发与腕足动物,当作为外行的我们询问起什么是寒武纪大爆发和选择这个领域的原因时,张老师耐心地从单细胞生物讲到寒武纪出现的多细胞生物,并打开自己制作的PPT向我们展示生物发展的历程。随后他又起身走到柜子旁,指着柜面上贴的那张国际地层表,给我们解释寒武纪是哪一段时期。

当我们疑惑什么是软体动物时,张老师又从柜子里取出给学生上课用的软体动物的化石,指着化石给我们分析什么是软体动物的壳和他们的居身之地——住室,笑着说:“你们平时吃的海鲜许多就是软体动物。你们吃的烤鱿鱼是不是和这个很相似,后面是个大贝壳,你们吃的就是鱿鱼前面长的须腕。”

张老师与瑞典著名的乌普萨拉大学地球科学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国际合作交流的关系,5年前他选送一位博士生去瑞典,并且帮其争取拿到了瑞典国家博士研究生的全额资助,该学生也不负所望,已经被引进成为国内某高校的教授。今年8月份张老师又选送了另一个博士在读学生去瑞典学习交流,助其更好的发展。

张老师性格耿直,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在被问及和学生的交流的时候,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张老师早期很少夸奖学生,当时他招收了一个性格非常活泼外向的女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时,被问道对导师有什么想说的,那位女学生竟突然失声痛哭,说:“三年了,张老师从未表扬过我一句话,终于在答辩前的一段时间,说了一句表现不错,我已经很骄傲了。”

谈及这段师生往事,张老师说:“听到这句话时,我感到心里五味杂陈。作为一个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性格磨合是需要时间的,相互之间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我对学生平时要求比较严格,我认为身教胜于言谈,不过现在对学生也是鼓励多过批评啦。”张老师还告诉我们,这名女学生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西安某高校的老师,言语中充满欣慰。

倚石听流泉,玉壶有冰心

张老师说:“我是西北人,喜欢西北大学。在上学期间,就觉得西大是我国最有名望的大学之一,文、理、工齐全的一所综合型的大学,学科齐全、历史沉淀深厚,学科之间相互借鉴,非常包容,相互促进。哈哈,不是有句话说,‘爱在西大’嘛。”

张老师在西大奋斗至今已过了二十年,学习十年,教书十年。1998年他从西大生物系本科毕业后,转到地质系继续学习。谈到原因,除了自身对地质的兴趣外,他说:“西北大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学科齐全,学校一直鼓励学科交叉,据我所知西大的地质学系尤其是古生物学专业和生命科学学院之间有长期的交流和合作,不同院系的导师在不同学科博士点之间可以互聘为博士生导师,这种交流是有很深渊源和长期合作基础的。”

当展望西大的发展时,张老师喝了口茶,顿了顿,意味深长的说:“我们是百年名校,不仅要与时俱进,积极申报新的专业和学科方向,还要保持自身特色,继续把那些有传统、有特色的专业发扬光大。”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母校殷切的期盼。

不过也同样提到对本科教育的担忧,他说:“现在的本科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程序化,学生学习‘百度化’,网络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但大学应该不断的学习和探索社会和科学上的未知和矛盾。

我认为大学应该更多的鼓励探索性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在试验中发现问题和兴趣。这样,大学教育才能更大程度地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提出新问题,积极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理解课程知识体系,而不是老师把几十年前书本上的知识再反反复复地讲,那还不如让学生去百度。”

谈及学生的成绩和在西大学习的时光,张老师脸上浮现的笑容令人记忆犹新。无论是学生还是母校,都让他感到自豪。不过爱之深,责之切。对于母校教育的发展,他也同样感受到肩上的责任。

往事东流去,寄望于今朝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对于张老师来说,不仅是学生,也是学弟学妹。

他说:“想要在大学立足,就要学会‘吃’,有两种吃法——一是吃苦、二是吃亏。学习上要吃苦,不要浮躁,选择一件事就要坚持做下去;做人做事上要吃亏,懂得忍让和包容,才会获得更多的朋友。”

采访的最后,他告诉我们一句话:“让优秀和进步成为一种习惯。”

走出科技楼,眼前的大树身姿挺拔,在寒风中矗立。如张志飞老师这样的前辈们,将他们对于学校和工作的热爱留于心间,用加倍的努力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并且放射出灿烂的光华,指引着我们一代代年轻科研人向着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进。

打印】【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