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西北大学2020院士新年论坛在西安举行。张国伟院士、都有为院士、张生勇院士、舒德干院士、段宝岩院士、崔鹏院士、侯增谦院士、张宏福院士、彭建兵院士、张涌院士、赵国春院士、俞书宏院士、肖文交院士等13位两院院士出席论坛。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小龙、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长李保国,我校党委书记王亚杰、校长郭立宏等全体在校校领导,师生代表15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论坛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正斌主持。
院士们围绕“服务人才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 建设科教强国”,分别作了主题演讲,畅谈了对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交叉研究,以及“一带一路”合作交流等话题的深度思考和感想体会,并对学校推进综合改革、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交流合作等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张国伟院士从“自然、人、社会”客观存在属性与现实关系出发,阐释了人应该认知自然,尊重、理解、适应、维护、利用自然,平等友好地对待自然的理念。他期望全人类能够共同应对全球变化,拿出科学系统的方案,构建自然和人类社会共生的和谐世界;期望中国担当起大国强国之任,共建和平、公正、美好的新世界;期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理念,共创人类社会共生俱荣的发展新规则,促进世界和平繁荣发展。
都有为院士强调,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科学发展的灵魂,创新需要自由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而兴趣、爱好则是创新的重要驱动,个人的创新性是主要因素。他指出,创新的主要动力是人才,考核体系应有利于创新,使教师有一个自由思考,宽松的空间与时间,绝不能成为老师头上的紧箍咒。他就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科学考核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张生勇院士简要回顾了自己的求学历程。他从“大学何谓”“纯科学何谓”“SCI和IF何谓”等三个问题出发,强调大学是科学的沃土,他引用“大学者,有大楼大师,大楼易建,大师难求”指出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他说,教师强,则大学强。“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前沿,纯科学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应用科学帮助我们改造世界。”
舒德干院士结合自身科学研究的经历,尤其是在“破解寒武纪动物大爆发难题”方面,阐述了学科交叉融合对学术创新的重要性。他简要介绍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成员的学缘背景,指出,团队提出的“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构建动物树框架”新假说、发现“冠状皱囊虫”“清江生物群”等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无不得益于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融合、科学思维与技术手段的融合。
段宝岩院士回顾了1994年至今, FAST20年、星载天线、机电耦合、SSPS等技术发展的历程。他指出,要以创新设计、智能设计来面对工程中的科学问题。他以物理、数学、哲学为例阐释了科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强调要以全局和局部贯通的思想来对待科学研究。针对工程科技的人才培养,他强调要从心态定位、研究方法、必备素质等角度去培养人才。不仅要注重知识基础,提升能力要求,同时还要加强个人修养。
崔鹏院士深情回顾了在西大的求学之路,并简要分享了他在横断山考察,泥石流形成运动机理,九寨沟生态与景观保护,重大水利工程减灾与库区水土保持,山区公路灾害防治、地震次生灾害机理与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成果。针对 “一带一路”减灾,他介绍了最新研究工作进展。他希望,未来能够与母校共同推进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研究,扩大母校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
侯增谦院士介绍了基金委概况,基金委的四大使命、基金组成部分以及近年预算、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全球科学技术发展态势正处于变革时期。一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的科技格局和经济结构;二是科学研究范式变革;三是学科交叉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四是全球性挑战,需要科学家联手进行研究。他介绍,国家基金委提出了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的三项改革核心任务。
彭建兵院士简要介绍了黄河流域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研究成果。他指出,为呼应“珠峰”“长江”两大科学计划,应着手实施“黄河科学计划”,形成“一原两江”互馈、三校联动的大科学研究格局。他强调,幸福黄河科学内涵是安全黄河、绿色黄河、生态黄河、智慧黄河、宜居黄河。总体目标是实现“三个一”,最终形成造福中华民族的“幸福黄河”。他阐释了“三黄一体”的研究思路,在传承黄河文化,坚守黄土高原精神,形成黄土学派的重要意义。
张涌院士指出,基因编辑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工引入突变的一种方式,通过在宿主基因组内引入精准突变创造突变体,突破物种界限,共享基因资源。他简要回顾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梳理对比中国和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研究,他指出,现在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已经比较普遍。他表示,基因编辑技术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积极打造现代畜牧业;要大胆创新研究,占领基因编辑技术制高点,要居安思危,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赵国春院士回顾了在西北大学工作十余年的历程。他介绍,我国综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科研人力资源日益丰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然成为科技大国。就如何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问题,他表示,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是关键。他强调,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从重要性和原创性角度做好科研评价体系设计;改革项目评审机制;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俞书宏院士指出,要建设人才交流平台,在物理空间实现聚才效能,同时利用双聘机制把各领域的专家吸引在一起,增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他强调,促进学科交叉,设立研究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科之间的人员交叉;校内应建立适当的考核政策;学校应完善公共平台建设;要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推动国际化建设。他认为,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凝聚力量,一心一意推动学科发展。
肖文交院士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出发,简要分析了中亚五国的矿产资源及资源勘查等情况。他指出,中亚国家区域地质研究现状存在多块体拼贴、基地复杂多样、演化时间长等问题。他对比分析了新疆与境外周边地区矿产资源的潜力,结合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环境和人才断层、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脱节等问题,提出推进中亚地质矿产研究的重要意义。就中亚矿产资源研究和高校关键探测技术研发,中亚矿产资源合作与人才基地建设,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等方面,他提出了相关建议。
董小龙在致辞中介绍了我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对两院院士的潜心探索表示敬意。他希望院士们在陕西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西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出谋划策。他代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对西北大学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祝贺,他说,西北大学连续三年举办院士新年论坛,构建了沟通交流机制,搭建了创新合作平台。学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是新时代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他希望学校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锐意改革创新,优化服务保障,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办学特色优势,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贡献更多“西大智慧”和“西大力量”。
郭立宏在致辞中对与会院士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成绩。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金钥匙,人才是引领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学校举办2020院士新年论坛,就是要进一步凸显和弘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浓厚氛围。他希望院士们能够持续发挥资源统筹力、科研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关注我校青年人才的成长,帮助学校研判科技发展方向,通过多种途径为学校传播科学思想、分享发展智慧建言献策,带领学校不断攀登科学高峰,为新时代祖国科教事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王亚杰在总结讲话中对各位院士长期以来支持和帮助学校建设发展表示感谢。他指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教育现代化都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在开放环境下创新,在全球视域中合作。他说,每到年末岁首,学校举办院士新年论坛,领略大师风采,感受大师情怀,请院士为学校发展把脉、加油,指引方向,对学校做好新年工作规划和推进“双一流”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引性作用。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创新集聚科技人才的体制机制,搭建更多的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加强相关政策保障,让包括各位院士、专家在内的优秀科技人才在我校实现自己的科技价值、人生梦想。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发展之年。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以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主动担当、砥砺奋进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坚持高端引领,砥砺办学初心,锐意改革创新,展现更大作为,实现学校事业发展新跨越。(图/马骞 王鹏威)
转自:http://www.nwu.edu.cn/home/index/article/id/251286/mid/723.html
合影
张国伟院士作主题演讲
都有为院士作主题演讲
张生勇院士作主题演讲
舒德干院士作主题演讲
段宝岩院士作主题演讲
崔鹏院士作主题演讲
侯增谦院士作主题演讲
彭建兵院士作主题演讲
张涌院士作主题演讲
赵国春院士作主题演讲
俞书宏院士主题演讲
肖文交院士作主题演讲
张宏福院士出席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小龙致辞
校党委书记王亚杰总结发言
我校校长郭立宏致辞
会场